文本, 白板 描述已自动生成

《中国天文考古学》读书报告

内容摘要:《中国天文考古学》是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冯时先生的著作,详细阐述了天文考古体系。本文对其内容进行了概括,在评析其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可能存在具有争议和值得讨论的方面,并表达对天文考古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天文考古 冯时 天文学 考古学

冯时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他除了对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颇有研究之外,还专注于天文考古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中国天文考古体系的最早开创者之一。迄今为止出版过的与天文考古有关的专著有:《中国天文考古学》、《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中国天文考古录:星汉流年》、《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等。

内容摘要:《中国天文考古学》是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冯时先生的著作,详细阐述了天文考古体系。本文对其内容进行了概括,在评析其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可能存在具有争议和值得讨论的方面,并表达对天文考古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天文考古 冯时 天文学 考古学

冯时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他除了对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颇有研究之外,还专注于天文考古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中国天文考古体系的最早开创者之一。迄今为止出版过的与天文考古有关的专著有:《中国天文考古学》、《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中国天文考古录:星汉流年》、《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等。

文本, 白板 描述已自动生成 其中我选读了《中国天文考古学》这本书。此书以考古发掘资料、古代器物和古文献资料为基础,综合考古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民族学和天文学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以降的天文考古学问题。本书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包括天文考古的学科性质、天文相关遗存的研究、古代天象观测、古代天文仪器、古代天文历法、天文与文化等多个方面【扉页】

本书自2000年出版以来就受到众议,毕竟这是首次将中国天文考古这一研究对象或者说分支学科完备地提出和归纳。此后本书四次再版,我所读的是201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因为我本身就对天文很感兴趣,向往着深邃与美丽的星空,因此阅读此书也别有心得体会。不过由于时间原因和自身能力限制,恐怕本人不能完全领略本书的魅力和精髓。

一、本书内容概括

《中国天文考古学》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由于本书内容颇多,难以全部兼顾,同时内容大多是讲授式的而非一定得出什么结论,因此我将简要概括各章内容并简要提我所关心的重点问题。

1.第一章《天文考古学概论》:

本章主要对天文考古学这一新兴学科做一个简要概括。首先作者对其出了归属上的定义,即天文考古学由于是考古学与天文学相互结合的产物,因此它的研究必须同时兼顾考古学与天文学两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但同时作者指出天文考古学研究是以解决天文学问题最终达到解决历史问题的目的,因此天文考古研究必须是以利用考古资料为前提,因此从学科属性来看天文考古学属于人文学科中的历史学科,而不属于自然学科【3-5】。同时作者还简单介绍了天文考古在国际、国内的研究历程。

2.第二章《上古时代的天文与人文》:

本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天文传统的起源问题,主要内容有战国楚帛书创世章的释读、上古时期的宇宙观与天文观、巫觋在中国天文史和上古史中的独特地位及占星术和分野体系的起源。作者指出早期天文学被动地随着巫觋以占星为目的的观象活动而缓慢发展,甚至在相当程度内都无法摆脱占星术的羁绊【98】

3.第三章《观象授时》:

本章主要讲述了古天文研究所需的几个天文概念和古代天文历法的起源发展。包括:天球坐标系统及其创立、岁差及其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北斗相关考古遗存研究、先秦时期的大火星(心宿二,天蝎座α)观测与授时、太阳崇拜与原始历法的起源、四时(二分二至日)的确立及《尧典》和殷卜词历法体系的考古学研究。对于新石器时代的极星研究,作者认为早期极星一定是规划璇玑和接近天极的授时主星,同时也是北斗七星中的某颗星,而这颗星应当为天枢(大熊座α)【134-135】

4.第四章《古代天文仪器》:

本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各类天文仪器的发展演变。包括侯气法与律管的天文用途、圭表测影方法、秦汉日晷的研究、漏壶的产生与发展。作者甚至认为新石器时代的骨律就有作为天文仪器的用途【265-270】

5.第五章《奇异天象》:

本章主要讲述了对考古资料所见古代奇异天象的天文解读。包括对殷代月食和日食的考证、对太阳活动记录的考证和古代及古代彗星观测记录(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星象图为例【344-346】)。

6.第六章《星象考源》:

本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恒星观测历史和星象的起源。包括二十八星宿的起源、天官体系的起源和发展、四象(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的起源和发展、天文星官的产生和发展(包括黄道十二宫的传入【456-461】)。

其中作者对濮阳西水坡M45蚌塑龙虎图作出了解读,认为其代表了当时的实际星图。其中龙和虎代表四象中的苍龙和白虎;胫骨和三角形蚌壳堆塑组成的图案代表北斗。同时他认为墓穴的形状代表了太阳在二分日和冬至日的日行轨道,三个殉人恰好在二分日及冬至日日道外侧【376-400】

7.第七章《早期宇宙模式》

本章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的宇宙观。古代中国的宇宙观主要有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三种观点,其中盖天说起源最早。作者着重研究了牛河梁红山文化三环石坛,认为其为早期的盖图【467-476】

8.第八章《天数发挥》

本章主要有对卜词、太极图、八角纹等要素的天文价值研究。因为我对这方面内容不甚了解,加之作者的语言较为专业和生涩,所以我对本章内容了解的不多。

综上,作者构建出了一个包含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天文遗物研究、天文建筑功用研究、天文理论体系研究、天文图像研究和天文观念研究等在内的整个中国天文考古体系。

二、积极意义评析

前面提到,《中国天文考古学》这本书是开创性的、史无前例的,它打开了天文考古学这一潜在的考古学分支学科的序幕,因此相关学者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像是清华大学的彭林先生就认为本作在天文考古学的学科建设上跨出了重要一步,提供了从天文学角度研究古代文明的思路,将考古材料应用于科学史研究,加深了对历史文献和古代文明程度的理解(例如本书肯定了二十八星宿起源于中国);总之该书初步构建了这一学科的体系,对于今后天文考古学的发展无疑具有指导性的意义[1]

也有许多学者关注该书的人文关怀价值。像是王仁湘先生指出:他(作者冯时)还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先人心灵与星辰的碰撞,认识到他们是如何在浩缈的星空中找寻到自己精神的支点[2]

不过对于专业知识浅薄、尚乏学术基础的我来讲,单从宏观层面去评价本书显然是有些“妄为”,是不合适的。因此我想谈一下阅读本书得到的两个最深刻的体会,而这些也是冯时能写出《中国天文考古学》这本巨著的基础。

(一)丰富的的材料积累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这本书所引用的材料来源是相当多的,我简单归纳如下。

①考古遗址资料:例如濮阳西水坡墓M45、牛河梁红山文化三环石坛、西安交通大学汉墓星宿图等遗址的天文因素考察。

②考古遗物资料:例如对出土遗物的北斗图案、奇异天象图案、四神四至图案等天文图案;日晷、漏壶等天文仪器;曾侯乙墓漆箱盖的星宿图、敦煌唐代星图、苏州南宋石刻星图等星象图;以及其他与天文有关的考古出土遗物。

③历史文献资料。包括传世文献如《周易》、《淮南子》、《国语》、《尧典》、《楚辞》等,还有近年来出土的文献如战国楚帛书、马王堆汉墓帛书等。

④古文字资料。作者多次引用甲骨材料来研究殷代的天文问题。

⑤民俗学资料:四象、二十八星宿、二十四节气等中国天文传统从诞生开始便是不断发展、不断沿用的,因此作者也结合了民族学资料考察。

⑥天文学资料:既有古代天文材料(古代占星学、星宿分野体系等),也引入了现代天文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天球坐标系统、岁差已经构成了当代天文学基础概念)。

(二)对考古资料的阐释与解读

上述资料是相当丰富的,但是仅仅掌握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对上述资料尤其是考古资料进行阐释与解读则是要求相当高的。冯时先生以其展示的学术功底,为我们展现了考古材料分析的天文视角,为日后研究带来启发。

例如冯时先生将新石器时代与北斗有关的遗存做了一个归纳,让我们认识到了北斗在上古天文体系中的关键地位。而譬如红山文化的玉猪龙这类遗物,单看其形似乎很难认为其与北斗有任何关联,但民间也将猪与北斗关联起来的传说,倘若冯时的假设成立,我们似乎可以进一步探讨先民们对星空的认知。

冯时书中指出的北斗相关图案

再如冯时先生对濮阳西水坡M45的龙虎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见本文第二节6.)。如果他的假说成立,那似乎可以认为墓主拥有相当高的地位,会是冯时所认为的“通天”的巫觋吗?当时人们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运动规律?关于四象与二十八星宿,濮阳M45虽然只有青龙白虎两象,但是否代表着其是二十八宿和四象的萌芽?

对于上述问题,冯时先生在书中作出了一定的探讨,也有许多谜底需要日后的研究来揭示。但是其包含材料的丰富性与资料阐释的条理性、开拓性,构成了我阅读本书后对本书的两个最为直观的印象。

三、困难、争议、讨论

因为自己本身就很喜欢天文,了解了一些天文学基础知识,而简略读完本书,不免有一些困难、困惑和认为值得讨论商榷的地方,简要概括如下:

(一)在阅读上的困难

冯时先生可以说是一位天文考古学家,但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古文字学家,纵观全书,对古文字、历史文献的考证占据了相当多的章节,这也意味着这本书包含了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天文学三方面的知识。可是,要同时具备这三学科技能的读者似乎并不多见。

初次打开本书,序章以后作者首先介绍的是对战国楚帛书创世章的考证,以引出中国古代天文的悠久传统,而本人又对古文字古文献了解甚少,因此阅读起来相当吃力,甚至说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

第三章第一节题为《有关恒星观测的两个基本概念的解说》,所谓的两个概念即天球坐标系统(地平坐标系统、黄道坐标系统、赤道坐标系统)和岁差。但作者在介绍天球坐标系统的时候并不透彻,在介绍岁差的时候并没有解释什么是四分四至点[3]。虽然本书侧重于历史考古内容,但是其在天文原理介绍方面的易读性是不如一些天文学入门书籍的,从而可能会影响对天文知识了解甚少的读者的理解。

(二)在解释上的争议

前文提到过冯时先生对考古资料的解读结果是对丰富的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得来的,一方面归纳而非演绎的研究方法或许不可能导出必然性的法则,另一方面证据上的缺环、主观能动性等影响都可能对诠释结果造成偏差。因此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与冯时不一样的观点,简单从两个方面进行举例。

(1)北斗遗存是否真为北斗?

前文总结过冯时先生认为的早期北斗遗存,但是朱磊并不十分认同,或许他认为把这些图案解释称北斗多有些“牵强附会”了,我简要整理如下[4]

地点 图案 冯时观点 朱磊观点
山西省吉县柿子滩岩画 女巫镶星祈福的场面,她头上的七个呈弧形分布的红色圆点为北斗七星,下面六点为南斗六星。【138】 红点代表星辰或有可能,是否表示北斗、南斗值得商榷。
河姆渡猪纹方钵(第四层,距今7000-6500年) 是北斗的象征,形似斗魁四星。中间的“星”状图案为天枢,另一“星”为天璇。【152-153】 与北斗无关的普通猪。
河姆渡木槌头(第三层,距今6300-6000年) 北斗模型,斗魁中心略显凹槽。 普通木勺。
山东省莒县陵阳河与大朱村等地灰陶尊上图案(距今约5000年左右) 认为此图案代表北斗,铲形上方的柱形空间实际就是北斗斗杓的象征。斗杓下端以四星组成的例梯形图像完全是对斗魁的形象化描述【142】 过于牵强,证据不足。
安徽省潜山县薛家岗带孔石刀。 如果将这七种石刀的孔数相加1+3+5+7+9+11+13-49,得出为7的倍数,认为这些石刀是古人禳星祭斗的礼器。【139】 过于勉强,薛家岗遗址第三期文化中共出土石刀36件,不同孔数石刀的出土数量均不相同,因此简单将其孔数相加得出的数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芦山峁七孔玉刀(距今4500年左右) 认为此玉刀圆孔的分布看似不甚规则,但是如果将它们连缀起来,却正组成了一幅形象的北斗图像,是七孔玉刀古人崇祭北斗的礼器。 刃部两面磨制,中部略内凹,有轻微残缺,似是使用时致损的。可以判断此石刀当为实用器而非崇祭北斗的礼器。

(2)律管果真为天文仪器?

第四章第一节作者介绍了律管吹灰用侯气法分至四时的方法。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如下内容[5]

十二音律标志着阴阳二气在一年之中消长的十二阶段。那么,反过来,就可用律管作为标准,测定阴阳二气的消长是否正常,其法载于《后汉书·律历志》中,其原理为每一节气都有相对应的律管,如冬至对应黄钟律、夏至对应蕤宾律,相对应的冬至和夏至这两天黄钟和莲宾管大的霞灰就会逸出。而如果在对应节气对应律管内的灰飞出,则阴阳二气调和,否则就是政治出了问题,要进行占卜,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效则和,否则占”。

冯时考证了侯气法的悠久历史,并认为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22根分雌雄的骨笛(律管)具有相近的天文学意义【265-271】。然而对于侯气法的科学性还是有相当大的争议的,毕竟目前也没有人复原这种方法或者讲出其中的科学原理,包括冯时也对其原理只字未提,只是认为其原理“失传了”【263】。我们暂不论这个结果是否一定正确,用一个暂无科学依据,仅凭“考证”就得到的结论,去研究古代天文学问题,这种方法真的称得上是“科学”吗?戴念祖认为侯气法具有虚伪性,并指出对待历史上音乐文化现象或科学的、天文学的文化现象,要时刻保持警惕,要慎、思、辨、笃[6]

(三)在天文科学性上的讨论

《中国天文考古学》毕竟不是一部天文学著作,但是其毕竟应用到了天文学的一些概念和材料。前文(二)(2)已经提及,冯时先生的这本书在科学推理上当有一些争议之处,天文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其理论的检验必非仅靠考据、推理即可行的,定要经过实验与计算;而作者对天文解释的“模糊化”处理和“一笔带过”必然会引起读者对其科学性的质疑。

关于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天文证明的内容较为复杂,由于岁差的缘故,古今天象是不同的,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我们想要复原古代星象需要大量的精细计算,这是非常困难的一项工作。但现在有了计算机软件Stellarium的加持[7],这项工作已经变得十分简单,该软件可以实时渲染选定时期的星空图像,因此我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冯时先生提到的古代天象,尽量用该软件进行模拟。

具体见附录

由于个人水平缘故,我只是关注到了一些问题而暂时没有进一步解释。因此这并非质疑冯时先生观点的真实性,而是期待进一步的研究。

四、天文考古浅议

冯时所著的《中国天文考古学》这本书开创了中国天文考古研究的先河,但其并非至善至美的,这本书很大的问题在于其结论的得出过多依赖于对古文字文献材料的考证,忽视了天文计算和验证。但即便如此,这本书也为中国天文考古学的发展留下了充分的空间。我认为天文考古必须走出“考据学”的范畴,应采取更多的天文方法,对待材料的解读应依赖于理性的求证而非大胆的假设,虽然联系是普遍的,但我们并不能随意地、武断地强加考古材料与天文之间的关联。

天文考古在未来或许可以更多应用于下述领域研究。

1.相对年代的确定:

夏商周断代工程就应用了天文学研究来确定年代。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或者单纯的计算复原历史时期的天象,那我们自然可以根据文献中根据天象的记录来推导出其出现的时代。

席泽宗院士在介绍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天文学成果指出:“天再旦”(日食)确定了周懿王元年是前899年,“岁鼎克昏”确定了武王克商之年为前1046年,五次月食确定了商王武丁在位的年代为前1250年至前1192年[8]

然而就像前文提到的那样,古代天象记录并不一定完全真实,因此不同学者的计算结果是有差异的。例如江晓原的研究认为,武王于前1045年12月4日出兵,至前1044年1月9日牧野之战,克商[9]

2.古代遗址天文功用的探究

一些史前遗址可能具有“观星台”之类的天文功用,比较著名的就是陶寺古观象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武家璧、国家收拾中心的武家璧刘次沅等人对其天文功能进行了计算,并实地复原进行模拟观测,证实了其天文用途[10]。13根夯土柱构成了11道观测缝,第1道观测缝用来观测月球,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3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秋分。其他观测缝可能与当时的节气历法有关。

近年来又有学者对金沙遗址祭祀区九柱建筑基址进行了研究,认为其东南朝向与冬至日出方向基本一致,由此可以推知金沙先民已认识到太阳周年视运动中的“四时”(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关键时点)。从九柱建筑基址眺视羊子山土台的方向,与立夏、立秋的日出方向相吻合,由此可以推知,金沙先民已完全认识到了太阳周年视运动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关键时点)。[11]

陶寺古观象台复原 金沙遗址九柱分析

不过在这里要指出的是上述此类研究与另一类研究的不同之处。古代都城建设讲究“象天法地”,因此众多学者认为其建筑布局是仿照天上的星宿来设计的,学界最为重视的当属秦汉都城规划与天文天象联系的研究[12]。这些研究利用天文学知识对古代城市布局进行解读,进一步阐释了古人的规划理念、天人关系和天文思想;但我们也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些假设。

3.农业起源发展的研究:

古代天文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掌握农时,人们观察二分二至日的太阳活动,制定历法和节气,最根本的作用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古中国、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都是较早产生天文学和历法的地区,同时也是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中国古代对大火星的观测、岁星纪年、24节气的制定都与农业生产有关。这些在一些与天文有关的遗存中有着或多或少的体现。

另外天文环境影响着农业生产。太阳黑子有平均11年的活动周期(其实从磁场变化来看,周期应该是22年),我国古代黑子观测记录总体与之相符,而这也与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相关联[13]

4.中外交往研究:

关于中外天文交往的研究,从考古学角度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二十八星宿和黄道十二宫的发展。

关于中国古代的二十八宿,过去西方学者通常认为其是西方传入的,来源于古印度或者古巴比伦。竺可桢、夏鼐等学者反对二十八星宿外来说,研究认为二十八星宿起源于中国[14]。1979年曾侯乙墓出土的E66漆箱盖上绘有二十八宿的详细名称和青龙白虎图案[15],考古材料实证早在前5世纪二十八星宿就发展的相当完毕了,其起源只能是更早,外来说不攻自破。

黄道十二说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江晓原归纳出了巴比伦→希腊→印度→中国的传播顺序[16]。从考古材料所展现的中国早期十二宫形象有敦煌莫高窟61窟绘有五代的十二宫图案、河北宣化下里村辽墓1号墓顶彩绘十二宫图像、河北邢台开元寺金代大铁钟上的十二宫图像等[17],综合比较它们的形制可以了解十二宫的传入路线和本土化特征。

曾侯乙墓E66 宣化辽墓

综上,通过阅读冯时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这本书,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同时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一方面,日后还需要加强理论基础的学习和积淀,特别是提高古文字古文献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开拓思路,看到天文考古在各领域的实际应用。

如有不足之处,还请老师批评指教!

附录一: 濮阳西水坡M45天文含义的讨论

一、考古材料[18]

1.墓室形制:墓室的结构为竖穴土扩,东西宽3.1、南北长4.1、深 0.5 米。墓底平坦,周壁修筑规整。墓室的东、西、北三面各有一个小龛。东、西两面的小龛平面弧形,北面的小龛为长方形。东面的 小 深0.6米,西面的小龛深0.8米,北面的小龛长2.35、深1.1米。

2.人骨:。墓内埋葬4人。墓主为一壮年男性,身长 1.84 米,仰身直肢葬,头南足北,埋于墓室的正中。另外3人,年龄较小,分别埋于墓室东、西、北三面小龛内。东部龛内的人骨,头向南,仰身直肢葬,骨架保存得不好,性 别未 经鉴定。西面龛内的人骨身长 1.15 米,头向西南,仰身直肢葬,两手压于骨盆下,性别为女性,年龄在12岁左右。头部有 刀砍的痕迹,显然是非正常的死亡者。北面龛内的人骨,身长约1.65米,头朝东南,仰身直肢葬,两手压在骨盆下。年龄在16岁左右,骨胳粗壮,性别为男性。

3.图案:在墓室中部壮年男性骨架的右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龙虎图案。蚌壳龙图案摆于人骨架的右侧,头朝北,背朝西,身长1.78、高0.67米。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虎图案位于人骨架的左侧,头朝 北,背 朝东,身长1.39、高0.63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垂,四肢交递,如行走状,形似下山之猛虎。另外,在虎图案的西部和北部,还分别有两处蚌壳。虎图案西 面的 蚌壳,比较乱,不规则,没有–定的形状,里面还杂有–些石片,可能是摆塑虎图案后剩余下来的。虎图案北部的非壳,形状为三角形,好像是人为摆的。在这堆蚌壳的东面,距墓室中部壮年男性骨架0.35米处,还发现两根人的胫骨。

图示, 工程绘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二、冯时的观点、解读和论述。

1.龙虎图案为四象中的东方苍龙、西方白虎。

2. 胫骨和三角形蚌壳堆塑组成的图案代表北斗。蚌塑三角形表示斗魁,两根胫骨表示斗杓。作为斗杓的根胫骨指向东方角宿之角,三角形蚌壳组成的斗魁指向西方的虎星之首。

4.前4500至3900年,心宿二与参宿四处于二分点。(185页:前4500年左右,按照当时的实际天象,参商二星恰好分别处于春分和秋分两个分点上。)

5.蚌塑星图的安排理解:当春分和秋分来临的时候,太阳出没正东和正西方向,朝夕日影重合,正午日影近冬至影长的一半,春分黄昏时斗杓东指,引导人们观测大火星的东升,秋分黄昏时斗杓西指,斗魁东指,指示人们观测参星的东升,这一切就是分日临至的标志。

6.墓葬形制的理解:北方南弧,墓穴的形状表现的是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宇宙观。

7. 南部人面形慕穴部分表现的是“黄图画”中三环中的中衡的上半部,加外衡的下半部组合而成的形状(即春秋分日和冬至日的太阳周日运动轨道)。殉葬三人为春分 、秋分和冬至三神。

墙上挂着一幅画 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冯时复原的盖图,上带有实线的圆形弧线为春秋分日太阳运行轨迹,下带有实线的圆形弧线为冬至日太阳运行轨迹

三、讨论

1.参宿是否正好“处于”两个分点?

以天文纪年4200BC[19]为例,位置选择河南濮阳(N 35° 45′ 47.45″,E 115° 1′ 1.96″)以下均同。结果表明参宿四距离春分点约17°,心宿二距离秋分点约16°。模拟结果基于j2000坐标体系建立,研究上古天文问题不免存在误差。但是冯时在书中所述的正好处于春秋分点上很明显当是指的“差不多位于其附近”,表述上不够严谨。

夜晚的星空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2.北斗指向(心宿二、参宿四)作用

4200BC的春分为04-24(24 14:30:15)、秋分为10-24(24 01:53:18),春秋分太阳的赤纬为0°[20]。斗杓指的是北斗1至4星,斗魁指的得是北斗5至7星。

春分日黄昏、秋分日入夜后的模拟图分别如下图显示,北斗对参、商二星的指向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或许当时的先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但这似乎并非西水坡M45所能直接体现出来的。

图片包含 地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电脑萤幕画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3.墓葬布局是否反映春秋分日和冬至日的太阳轨道?

这个不需要模拟,因为我觉得这么说实在太过于勉强了,牵强附会。

4.堆塑是否代表苍龙、白虎、北斗?

我认为可能就是这样,或许真的反映了四象的原始形态和先民对北斗的信仰。

附录二 :新石器时代极星问题

一、相关天文概念

天极,是指地球的自转轴(地轴)向天球延伸后,在无穷远处与天球交会的两个假想点。由于地球自转作用,所以看起来夜空中的星星都在自西向东移动,也就是绕天极旋转。

极星通常是靠近天极的一颗,所以相对其他恒星静止不动。现在的北极星是勾陈一(小熊座α),由于岁差的缘故,历史上不同的星充当了不同时期的极星。

二、冯时的观点

早期极星一定是规划璇玑和接近天极的授时主星。4000BC-3000BC(并包含作者提到的河姆渡和良渚时期),天枢(北斗第一星,大熊座α)是唯一有资格成为极星的星。

三、冯时的依据

1.北斗距离北天极十分接近。

2.斗魁以天极为中心做周日旋转,指示夜间时间的早晚;北斗围绕天极做周年旋转,指示寒暑季节的变化。

3.天枢这个名字是极星的专属。汉代的极星北极五(鹿豹座32H)[21]也叫做天枢。

4.靠近真天极(天文意义上的极星)的恒星太暗。

5.北斗遗存与北斗信仰。

四、讨论

北斗信仰是存在的,但不能把发现的所有与北斗有一分相似的遗存都归结于北斗上。先民们早期可能却认识到了北斗第一星天枢的特别作用,但未必形成冯时所说的把他当做“极星”的传统。

1.4000BC确实距离北天极比较进,但是天枢距离北天极有近26°,不过相比而言北斗第五星和第六星要更近一些。或许也可以将北斗作为一个整体星官考虑。

图片包含 图表 描述已自动生成

2.北斗在余姚地区高度角稍低。

电脑萤幕画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3.“斗魁以天极为中心做周日旋转,指示夜间时间的早晚;北斗围绕天极做周年旋转,指示寒暑季节的变化。”基本上正确。

  1. 彭林.评冯时《中国考古天文学》[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10):27-29.
  2. 王仁湘.解读地书 检校天罡——《中国天文考古学》品评录[J].考古,2002,(05):88-90.
  3. 岁差的天文学解释是因为地球自转轴长期进动,引起春分点沿黄道西移,致使回归年短于恒星年的现象。—苏宜,《天文学新概论(第五版)》,科学出版社,2019。春分点和秋分点是黄道和天赤道的两个交点,而这就涉及到了天球坐标系统,作者还是应该在书中介绍清楚较好。
  4. 朱磊.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冯时的观点为从《中国天文考古学》摘录。
  5. 郭鑫.论候气说在中国音乐思想史中的地位和意义[J].黄河之声,2023,(11):76-79.
  6. 戴念祖.中国古代候气兴衰史述评——兼谈“候气伟哉”论之误[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5,34(01):26-38.
  7. 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是一款免费开源的GPL(自由软件基金会GNU通用公共许可证)软件。该软件可以模拟不同日期、不同地区的星空状况,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和研究。笔者所用版本为23.1 windows系统64位版本,从官网http://stellarium.org下载。
  8. 席泽宗.天文学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作用[A].席泽宗文集(第三卷)[C]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483-489.
  9. 江晓原.天学外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239-247.
  10. 刘次沅.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学分析[J].天文学报,2009,50(01):107-116.武家璧,陈美东,刘次沅.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功能与年代[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8(09):1265-1272.
  11. 张擎,朱章义,王毅等.金沙遗址祭祀区九柱建筑基址方向初探[J].文史杂志,2022(05):29-38.
  12. 徐斌. 秦咸阳—汉长安象天法地规划思想与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4.此外对于汉长安城“斗城”问题,陈喜波、韩光辉、武延海、李小波等人都绘制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图案,但我结合比较认为这些图案过于“抽象”了。
  13.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古代黑子记录整理小组,我国历代太阳黑子记录的整理和活动周期的探讨[J].天文学报,1976(02):217-227
  14. 夏鼐.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J].考古学报,1976,(02):35-58+195-198.
  15.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354-356.
  16. 江晓原.天学真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252.
  17. 潘鼐.中国古天文图录[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18. 孙德萓,丁清贤,赵连生等.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8,(03):1-6.
  19. 天文纪年与历史纪年方法不同,天文学中有0年,而历史纪年中没有0年,因此4200BC实际上是历史纪元的4221BC,为了研究方便,下面不再解释。
  20. 现行公历是格里高利历,1582开始使用,在此之前的日期采用儒略历来模拟,所以会造成春秋分日的差异。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对上古天象进行模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计算工作,恒星运行的轨迹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因此Stellarium软件中,误差是在所难免的。
  21. 作者在书中将其称为鹿豹座322H,暂不理解上标小2的依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